找到相关内容765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往生七要

    生就没障碍了。六、 破瓦法 平时多修,临终时由于串习就能起作用,否则到时心慌,忘记了,就修不起。七、七支供 积累往生的资粮和往生的障碍,都要依靠此修法,特别是每造一个善业,都回向给一切众生...

    龙多活佛传讲

    |往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2141301645.html
  • 急须忘掉有三种

    忘掉呢?因为如果耽著这三者,极易引发严重的贪嗔痴三毒,破坏自己的梵行,所以急须忘掉,不能老是放在心里。在心里放久了,就会使三毒加剧,最后会毁灭自己。“急须”是指后患严重,须要尽快地。 ①急须...极容易引生,又极难断。在没有得自在之前,先在从外缘上防护,就是不能接触引生贪欲的异性,不然欲得解脱,只是蒸沙煮饭而已。 ②急须忘掉生嗔敌: 就是不能常常在心里想怨敌的坏处。一切嗔心的...

    华智仁波切造颂 索达吉堪布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

    |三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926583966.html
  • 出家破戒堕地狱 伍娘灵牌传苦音

    依处可与人间联系。其实若地狱众生所受的苦是实有性,灵牌里不会传出伍娘的声音。   凡遇到佛教的一些公案与其它论典所说若有相违,应该思维甚深妙理——因缘聚合时任何法皆可以显现,如是则能这种疑惑。...唯有一切智智的佛陀能知。没有智慧的人,见到这些故事会相信,稍有智慧的人必须以依三宝加持及缘起性空之理,才能彻底断疑惑。 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口述

    |破戒|金刚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0942208672.html
  • 苏州北塔报恩寺举行隆重的浴佛法会

    净土道场  感谢佛陀您的慈悲,惠予我们无上的智慧与慈悲  祈求十方诸佛加持,让一切众生皆能转烦恼为菩提  祈求一切护法龙天,违缘,让众生都能听闻佛法,得蒙解脱!   慈悲伟大的佛陀  伏愿能在您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5/1217239560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通常将起贪嗔之时,反观此心,便能不起,可知观心法门,亦颇殊胜。唯其遇到烦恼太强之时,虽然用心观照,也无法消除,此时辅以念佛法门,将注意力移至佛号,或许有用。如果观心与念佛,都无法消除强烈的...

    一个动作,久久即能强烈烦恼于不知觉中了。至于久修禅法的人,自不应有太强的烦恼生起,用一句话头来对治,便已足够了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62911786.html
  • 持守正念的功德是什么、有多大

    魔业,正念可使我们不入歧途和恶道,正念犹如一扇门,能隔绝心和心所的所有烦恼不让其进来。”佛陀在《华严经》中也说:“又若燃法灯,正念坚固器,慈爱无垢光,净三毒暗。”意思就是有了正念的坚固灯器,才能燃亮正法的明灯,以大乘佛法的慈爱之光三界轮回的三毒无明黑暗。当然,令大乘佛法的爱心和慈悲传到千家万户,遍及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,这是每个大乘佛教徒的心愿,要想实现这个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讲

    修行|正念|功德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8/10470513447.html
  • 五百商主--世尊伸手 夜叉障

    才是真正的皈依境,因为,佛陀是遍知一切的智者,具足悲心,能一切灾难和违缘,是救护众生的仁者。」闻此,他们开始一心一意地祈祷遍知能仁的佛陀。世尊具足二种智慧及种种共不共的殊胜功德,并时时刻刻地观照众生得度的因缘,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,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。时五百商人至诚祈祷著世尊,世尊也观知彼等调化机缘已成熟,便显示神通,遥舒右臂,将五百商人及全部货物都拿到舍卫城旁边,刹那间,除了夜叉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340717030.html
  • 俱不

    《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》  因明学用语。因明三十三过中之似异喻五过之一。即指异喻不能远离宗因的过失。亦即立者所用的异喻,其实是同喻,因而不能所立与能立。如《因明入正理论》云(大正32·12b):“俱不遣者,对彼有论说如虚空;由彼虚空不常性无质碍,以说虚空是常性故,无质碍故。”《因明入正理论疏》卷下释云(大正44·136c):“即声论师对萨婆多等立声常,无碍,异喻如空。(中略)两宗俱计虚空实有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2138105.html
  • 阿摩罗识与阿赖耶识

    ——用消解行为本身去消解,非利用一种已然实体化的概念去替代和,此乃他与真谛的根本区别。所以,玄奘将内心的企划诉诸于“转识成智”,转有漏为无漏,转染污为清净。转是无穷转依,阿赖耶识正是转依“核心”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1642487.html
  • 死亡与临终-佛性与中阴境界

    圆满的证悟,而圆满的舍弃即是一切隐藏了证悟的东西。   为了要帮助我们认识我们自身中的佛性,佛陀授与了无数的教法,而中阴的教法是其中最圆满的。这个教法对我们现代世界异常地重要,因为今天我们在生活在...

    蒋贡康楚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4745273.html